临床中,可以开展药物临床研究的科室非常多,大部分临床科室开展临床试验流程基本大同小异,但对于在麻醉科开展的药物临床研究,却有着一定的特殊性。
一、麻醉科室的封闭性、无菌性要求极为严格
首先,麻醉科室的封闭性、无菌性要求极为严格。因此,麻醉科的大门一直关闭并且带有电子门禁,通常会有管理员看管,想要顺利地穿梭麻醉科,需要保持端正的科研作风和友好的交际态度。另外,进入科室,首先要进入第一道房间更衣室,在更衣室更换全身的外衣,穿上手术室专门的绿色手术服或外套,保证绝对的无菌,另外需要佩戴头套、口罩和鞋套。
二、麻醉科室药物和仪器设备的多样性
其次,麻醉科室药物和仪器设备的多样性。麻醉科和手术室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共同体,临床外科在执行手术时需要麻醉科的紧密配合,其中更多的是用药配合。麻醉科常见的药物包括:镇静药催眠药(丙泊酚)、阿片类镇痛药(芬太尼)、肌肉松弛药(罗库溴铵)、肌松拮抗药(新斯的明)和术中降压、升压药等等。
在药物临床研究中,面临的合并用药比较多,反反复复的药物追加和用量调整,给临床研究中的数据记录增加了极大的困难,尤其是电子系统源数据的记录与实际操作的时间一致性的保证。手术室是一个复杂的仪器设备构成体,每一样都必不可少,其中主要的包括麻醉监护系统、心电监护系统、氧气供应仪器、肌松监测仪器、手术操作全套电子系统以及抢救设备等。每种监测系统都可能需要收集相关的监测指标,需要一线人员熟悉各类仪器的数据记录、传输及存档方法。
三、麻醉科本身性质的特殊性
再次,麻醉科本身性质的特殊性。麻醉科跟常规的科室不同,其病人来源于外科及内科,患者主要归属于来源科室的医生监管,也就是在临床试验招募和观察中,麻醉科研究者对于受试者的管控力度不强。与内科或外科的紧密合作才是保证临床试验质量的关键。例如,外科医生需要配合住院病历的规范严谨的记录、外科医生需要根据方案要求停用相关的禁用药物及治疗、外科医生需要根据方案要求开具相关的检查、医嘱等。
四 、麻醉科临床研究有着短平快和病源足的优越性
最后,麻醉科临床研究有着短平快和病源足的优越性。麻醉科药物临床研究相关的药物,绝大部分都是在手术当天用药,用药结束后,药物的疗效观察也基本结束;药物的代谢周期短,术后第2-7天安排1-2次安全性访视观察。病人从筛选至完成研究的周期基本在1周左右。另外,大型的三甲医院的手术室每天有成百上千台手术,受试者的选择余地大,受试者的招募相比其他科室临床研究招募难度要小很多。根据医院的手术患者排班表,麻醉科研究者可以提前发掘大量适合研究的目标人群,做到及时与患者知情同意,在研究者工时允许的情况下,一天就可以入组多例受试者并完成用药及核心数据的观察收集,能够做到真正意义上的高效研究。
五、总结
在开展麻醉科药物临床研究前,如果能提前了解到以上这些知识点,对于后期试验的管理思路和中心进度及质量的提升就能够起到一定的启发意义,做到试验多避坑,少走弯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