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疫苗的研发和生产是全球的巨大挑战之一,而我国在这方面的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果。我国现有疫苗覆盖灭活疫苗、腺病毒载体疫苗、重组蛋白疫苗、减毒流感病毒载体疫苗、核酸疫苗。
灭活疫苗:灭活疫苗是使用经过化学物质或热处理杀死的、失去繁殖能力的病原体来生产的。这些病原体不能引起疾病,但仍然能够激发免疫系统产生反应。其他种类疫苗如:季节性流感疫苗、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乙型脑炎灭活疫苗等。重组蛋白疫苗:重组蛋白疫苗依赖于基因工程技术来生产病原体(如病毒或细菌)的一个或多个特定蛋白。这些蛋白被用来刺激免疫回应,而不需要整个病原体。腺病毒载体疫苗:腺病毒载体疫苗使用一种改造过的、对人类无害的腺病毒作为载体,携带特定病原体的遗传材料片段,这使得免疫系统能够识别并针对这些片段产生免疫反应。腺病毒其本身已经过改造,不能复制或引起疾病。减毒流感病毒载体疫苗:使用一种减毒的流感病毒作为载体来携带目标病毒的遗传信息,共同刺激人体产生针对两种病毒的抗体。核酸疫苗:核酸疫苗包括了mRNA疫苗和DNA疫苗,是将编码S蛋白的基因,mRNA或者DNA直接注入人体,利用人体细胞在人体内合成S蛋白,刺激人体产生抗体。
2019年我国为加强疫苗管理,保证疫苗质量和供应,规范预防接种,促进疫苗行业发展,保障公众健康,维护公共卫生安全,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疫苗管理法。其中对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进行了定义: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是指合格的疫苗在实施规范接种过程中或者实施规范接种后造成受种者机体组织器官、功能损害,相关各方均无过错的药品不良反应。在2010年关于印发《全国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方案》的通知中定义: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dverse Event Following Immunization,简称AEFI)是指在预防接种后发生的怀疑与预防接种有关的反应或事件。
2019年我国为加强疫苗管理,保证疫苗质量和供应,规范预防接种,促进疫苗行业发展,保障公众健康,维护公共卫生安全,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疫苗管理法。? 先天性异常或者出生缺陷(怀疑受种者母亲孕期接种疫苗所致)?一般需要采取住院治疗等措施,包括需要临床治疗的重度疾病



AEFI报告实行属地化管理,根据相应法规在发现属于报告范围的AEFI(包括接到受种者或其监护人的报告)后应当及时向受种者所在地的县级卫生行政部门、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报告。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疫苗管理法
https://www.nmpa.gov.cn/xxgk/fgwj/flxzhfg/20190702121701506.html
[2] 世界卫生组织《全球免疫接种后不良事件监测手册》中文版参考
https://www.chinacdc.cn/jkzt/ymyjz/ymsysm_10961/202010/t20201019_222213.html
[3] 世界卫生组织《免疫接种后不良事件(AEFI)因果关系评估-世界卫生组织分类(修订)用户手册(更新第二版)》中文版参考
http://www.chinacdc.cn/jkzt/ymyjz/ymsysm_10961/202010/t20201019_222212.html
[4] 关于印发《全国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方案》的通知
https://www.nmpa.gov.cn/xxgk/fgwj/qita/201006031200016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