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试验中发生的SAE的是预期事件还是非预期事件需要如何判断?”这是在临床试验过程中临床运营小伙伴经常向药物警戒人员提出的问题。下面我们简单说一下如何判断临床试验过程中SAE的预期性。
一、如何判断预期性
2018年6月,国家药监局药审中心发布了《药物临床试验期间安全性数据快速报告标准和程序》(以下简称“程序”),用于指导申请人报送药物临床试验期间严重且非预期的不良反应。《程序》中对药物临床试验期不良反应的预期性进行了明确的定义:“非预期不良反应指不良反应的性质、严重程度、后果或频率,不同于试验药物当前相关资料(如研究者手册等文件)所描述的预期风险。”同时提出“研究者手册(Investigator’s Brochure, IB )作为主要文件提供用以判断某不良反应是否预期或非预期的安全性参考信息(Reference Safety Information, RSI)。”
根据《程序》的相关要求,临床研究中发生的SAE到底是预期还是非预期的,需要参照试验药物的IB内的RSI。简单来讲,若SAE的性质、严重程度、后果或频率等与IB内RSI中一致,即为预期的,反之则为非预期的。
那IB内的RSI列表是什么,该如何确定呢?
二、IB内的安全性参考信息
2021年12月,国家药监局药审中心发布《研究者手册中安全性参考信息撰写技术指导原则》(以下简称“指导原则”),指导获准开展药物(包括中药、化学药及生物制品)临床试验的IB中RSI的撰写。
《指导原则》明确规定“安全性参考信息通常是研究者手册中的一个预期严重不良反应的列表。申办者应根据RSI评估临床试验期间发生的所有可疑严重不良反应的预期性。”
那么什么样的不良反应才作为试验药物的预期事件列入RSI呢?《指导原则》对此也有明确指导,概括下来,必须同时满足以下条件才可以列入RSI。
(1)必须是在本试验药物的临床试验中观察到的严重不良事件。如果仅基于药理学特性,或基于临床前毒理学研究结果,或基于其他已上市或在研同类产品的临床数据,评估本试验药物预期可能发生,但尚未在本试验药物中观察到的不良反应不作为预期不良反应。
(2)严重不良事件与试验药物有关。即临床试验中观察到的至少发生一次的严重不良事件,经申办者充分和全面评估后,有合理证据证实其与试验药物存在因果关系。
注意:RSI一般不包括致死和/或危及生命的严重不良反应。因申办者不应预计试验药物会出现致死和/或危及生命的严重不良反应,因此对于尚未上市的试验药物,致死和/或危及生命的严重不良反应通常是非预期的。
此外,在试验药物临床开发早期,暴露的受试者数量较少时,试验药物尚没有预期严重不良反应时,IB中仍应需有一个单独的RSI章节。说明为了向监管部门快速报告可疑且非预期严重不良反应(Suspected Unexpected Serious Adverse Reaction, SUSAR),和在研发期间安全性更新报告的“严重不良反应累计汇总表”中识别SUSAR,截止到目前,申办者尚未发现预期严重不良反应。
参考文献
[1] 药物临床试验期间安全性数据快速报告标准和程序, https://www.cde.org.cn/main/news/viewInfoCommon/1293f7c3d511225fadbab12a209d152c
[2]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研究者手册中安全性参考信息撰写技术指导原则,https://www.cde.org.cn/main/news/viewInfoCommon/7a46f5d526a64bb53c53e50c6afb9215